连云港,一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城市,曾诞生徐福、石曼卿、朱自清等一批名垂青史的历史人物。如今,“一群好人、满城春风”成为港城美德名片,成为“崇德向善”城市精神的真实写照。一位位好人感动一座城市,一个个善举带来满城春风——“崇德向善”是连云港城市品格的淬炼,也是我市深厚历史人文的积淀和反映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浸润下,“崇德向善”的城市精神温暖了整座城市。
在灌云县燕尾港与开山岛之间,特别定制的“开山岛号”“王继才号”两艘客轮鸣笛起航,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学习者往返开山岛提供了极大的便利。远远望去,在开山岛上高高耸立着一座灯塔,那里曾是全国“时代楷模”“人民楷模”王继才的岗位。上岛后,墙上“守岛卫国爱国奉献”八个红色大字格外引人注目,不远处是高2.4米的王继才铜像,铜像前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海,后面是坚实的开山岛。
开山岛战略位置非常重要,当年,灌云县人武部先后派出4批10多个民兵值守,第一个在岛上只呆了两天,最长的守了13天。开山岛需要有人守,接到组织命令后,王继才毅然担起守岛重任。升旗、巡逻、护航标、写日志,王继才从没漏过一次巡逻执勤、错过一次海情预报。守岛32年,他只有5个春节与家人团聚,父母去世、女儿结婚,王继才都因执勤没有及时赶回。他用32年兑现了“一生守岛,直到守不动的那一天”的铮铮誓言,用生命向党交出了一份忠诚答卷。
“我和老王一起升旗,一起巡逻,一起守岛32年。乡亲们都称呼我们是‘开山岛夫妻哨’。说实话,刚上岛的时候,我只是想守着老王一辈子,守着一个完整的家。慢慢地才明白,守岛不仅守的是我们一个家,守的是千家万户的幸福,守的是父老乡亲的安宁!”王继才的妻子王仕花说。
在连云港,存好心、做好事、当好人,每个普通人都会成为典型、成为榜样,引导着社会向善的力量,并引发爱心接力。
在连云港最繁华的市中心耸立着一组群雕:一位留着辫子的姑娘双手紧握车把,身后的平板车上坐着老人和孩子,还有几位车手或是搀扶着孕妇,或是手拎着包裹。这座雕塑是连云港新浦汽车总站“雷锋车”组。这个清一色的女子团队,从1963年开始学雷锋,已免费运送老弱病残旅客近32万人次,义务运送行李36万余件,行程22万多公里。她们以“宁愿自己千般苦,不让旅客一时难”为信念,一代接一代地将雷锋精神发扬光大。
“从三条扁担发展到平板车、三轮车、电瓶车、观光旅游车,我们雷锋车手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。不管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如何变化,雷锋精神不会变,‘宁愿自己千般苦,不让旅客一时难’这一承诺,我们永远不会变。我们将主动扛起‘争当表率、争做示范、走在前列’的新使命,全力践行‘崇德向善、坚韧奋斗、务实创新、勇立潮头’的新时代连云港精神,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发扬雷锋同志‘一束光、一块砖、一颗钉’的伟大力量,以崭新的姿态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!”市新浦汽车总站党支部副书记、第五代“雷锋车手”权太琦说。
在典型模范的示范带动下,越来越多的群众志愿成为各行各业的“雷锋车手”,主动参与到无私奉献的志愿服务中。
“请把垃圾丢到垃圾箱里”“小狗要看好,不要在草坪上大小便”……在浦西街道同和社区,退休老党员朱明和妻子周平每天穿着“情侣”志愿马甲,或是劝导不文明的行为,或是铲除清理小广告。
“现在小孩都大了,也不需要我们照顾。我们两人平时在家也没什么事,生活条件也不错,就想为大伙做点事。如果每个人都能多出一份力,我们的城市会更加美好。”朱明说。
朱明夫妻只是万千普通市民中的一员。近年来,我市涌现了一大批好市民,他们或是敬老爱老、传承孝道,或是热心公益、积极助人,或是老有所为、奉献余热……他们以自身实际行动践行文明,让崇德向善成为港城人的统一“标签”。(记者 庄婷婷 通讯员 王雅萱 张曼 颜新星) 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《云好人》网站看到的,谢谢!请记住永久网址:http://www.yunhaoren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