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江苏文明网 2021年6月
事迹:全心投入富民强村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的村书记
简介:陈洪兵,男,1969年生,连云港市开发区中云街道东巷村党总支书记、村委会主任。陈洪兵作为第一责任人,带领村民开展水产养殖项目,通过招商引资、引进电商等方式,大力发展淡水生态养殖、现代中药之旅等特色产业,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,实现了富民强村目标。陈洪兵依托村委会为拆迁安置小区提供免费物业服务,全面改善群众居住环境。
慰问困难家庭学生
陈洪兵,男,1969年7月生,中共党员,连云港市开发区中云街道东巷村党总支书记、村委会主任。
在东巷工作的十多年里,他始终以“最大增进民享”为己任,带领村“两委”坚持“福祉、福利”两手抓。十年间,他大办公益,重在民生。依托村委会为该村拆迁安置小区成立物业公司,为村民提供免费物业服务;特别是十八大以来,更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,实施道路硬化5千米,安装、维修路灯200余盏,新建1000平方米群众文化大舞台1处、大型停车场1个,同时完善监控系统、疏通下水道、改造楼道雨棚、提高物业管理水平,全面改善群众居住环境;十年间,他帮助过的困难群众,人人赞不绝口。在他的主持下,东巷村还成立了村级“惠民基金”,实行三大补贴,即对60周岁以上老年人每人每月发放100元生活费补贴、对病灾家庭每家给予5000元大病医疗救助补贴、给予攻读本科及以上的学子3000到10000元助学补贴。此外,村里还在每年的建军节为退现役军人发放200元过节费,每年重阳节为60岁以上老人每人发放100元尊老金,并通过补助形式确保东巷村民医疗保险、意外险“全覆盖”。十年间,他两袖清风,和睦乡邻。他经常教育家人和村工作人员要干干净净做人,公正公平办事。陈洪兵书记、村长“一肩挑”,但他从没有一点点官架子,认群众为衣食父母,敬百姓如亲人,和广大村民打成一片,村民们都夸他是最好的当家人,是群众的主心骨。尤其在去年村“两委”换届选举中,他更是全票当选,群众对他赞不绝口。
走进连云港市开发区中云街道东巷村,空气清新,古老的藤花落遗址同村民集中居住区隔路相望。不远处,中云台山脚村集体鱼塘内,工人正在查看鱼苗长势。近年来,东巷村在党总支书记陈洪兵的主持下,通过网上电商、招商引资等方式,大力发展淡水生态养殖、现代中药之旅等特色产业,壮大村集体经济,实现了富民强村。先后获评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、连云港市经济发展二十强村、连云港市十大红旗村提名村等称号。2020年村集体收入达450万元,村民人均纯收入超3万元。
化零为整巧运营,生态养殖来富民
曾经的东巷村,是远近闻名的“落后村”,村民和村集体收入主要依靠靠葡萄种植和水产养殖。2006年6月,因园区开发需要,东巷村整体搬迁。搬迁后,葡萄种植土地被征用,而村里承包给农户的400余亩鱼塘也由于养殖规模不大、生产方式粗放,经济效益也一直不佳,然而鱼塘收入是村民和村集体经济的“命根子”,放之任之将极大损害群众和集体利益。可想要将分散在农户手中的鱼塘全数收回集体运营,农户心里没底,群众也在观望,难度可想而知。直到2010年,刚刚上任村党支部书记的陈洪兵与村干部和村党员集思广益,并将目光投向了重走“集体化道路”上,决定搞科学化、多样化、专业化水产养殖。说干就干,2010年春节刚过,村“两委”干部就带头将自家鱼塘交由集体运营,陈洪兵则带领“两委”一班人挨家挨户做工作,讲解鱼塘发展路径和运营模式,打消大家的疑虑。仅1个月,原本分散在农户手中的鱼塘就全都纳入了集体运营。鱼塘收回后,东巷村将水产养殖作为“书记项目”,并成立以村书记为第一责任人,党员、村民代表等为成员的鱼塘养殖管理小组,由村集体出资成立鱼塘养殖生态园。鱼塘集体运营仅一年半时间,效益、规模大幅增长,群众收入较上年增长160%,集体盈利近60万元。
看着一网网花鲢、草鱼被放到鱼塘,9名靠养鱼为生的中老年村民也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。“之前村子搬迁了,我家的鱼塘变成了工厂,我每天都在担心自己生活。”东巷村村民伏大爷回忆,“没曾想,刚刚住上楼房的我,很快就在村里的鱼塘打工就业了。一年收入有4万多元。家里生活有了保障,自然生活越过越甜美了”。
中云山下小村庄,花果经中奔小康
凭借鱼塘模式成功的底气,东巷人又有了新想法。“鱼塘起来了,咱们准备赶‘时髦’做生态园。”村党总支书记陈洪兵说。地处中云台上的东巷村是种植大樱桃的绝佳维度,加上村里传统农民比例较高,个个都是种树高手,一座全新的樱桃生态园就此落地。同时,村里开设了“东巷生态园”网店,实行“互联网+农业”发展模式,为有电商创业需求的村民提供技术支持。从2015年至今,东巷村特色产业年产值连年增幅超过10%,并解决了20余名贫困人员就业问题,实现精准扶贫,产业脱贫。鱼塘养殖和生态种植业步入正轨,但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又萦绕在东巷人心间。为此,村党总支召开发展大会,提出要“借风起航”。
因与中国制药工业前三十强的康缘药业是“邻居”,东巷手握土地资源,主动联系康缘,通过“村企产业联动”,围绕人才、土地、发展等开展结对共建,与康缘药业现代中药之旅等特色产业开展合作,探索开发“百草园”种植、中药材种植观光旅游区等全新合作路径。生态旅游、文化旅游的兴起,也给了村民新增了一个发家致富的平台,一些在外经营的村内致富能手也纷纷回乡创业,带领群众共同致富。
“要让经济发展成果最大程度反哺民生,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。”随着村集体经济发展越来越好,东巷村的“腰包”也越来越鼓,为让村民切实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,陈洪兵决定首先对“养老”和“教育”这2个群众最关切的问题入手。在他的主持下,东巷村成立了村级“惠民基金”,实行三大补贴,即对60周岁以上老年人每人每月发放100元生活费补贴、重阳节再发放100元尊老金,对病灾家庭每家给予5000元大病医疗救助补贴、给予攻读本科及以上的学子3000到10000元助学补贴。此外,村里还在每年的建军节为退现役军人发放200元过节费,并通过补助形式确保东巷村民医疗保险、意外险“全覆盖”。十年间,呗陈洪兵帮助过的困难群众,全都对他赞不绝口。
党建引领新风貌,群众共享幸福果
随着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,群众生活条件也得到极大改善。特别是十八大以来,东巷村更先后投入了1000余万元,实施道路硬化5千米,安装、维修路灯200余盏,新建1000平方米群众文化大舞台1处、大型停车场1个,同时完善监控系统、疏通下水道、改造楼道雨棚、提高物业管理水平,群众居住环境得到全面。
同时,为进一步促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、促进村党组织工作更加标准化、规范化,东巷村以“强基层、打基础”为着力点,在村党总支中实施“党员积分制”管理。同时,大力选拔优秀党员志愿者成立“栖峰志愿服务队”,分别设置了政策宣传、文明新风、党务监督、邻里纠纷调解等11个岗位,让无职党员自愿认领适合自己的岗位。
“无职党员干的都是小事情,但他们挑的担子却不轻。”村党总支书记陈洪兵说道。“以前,村民有事情都来找村委会,可村两委只有几个人,有时候难免力不从心。现在,无职党员切实担负起责任后,形成了一个个战斗堡垒,让村两委的压力减轻许多”。如今,11个岗位上的无职党员,就像一面面迎风飘扬的旗帜,活跃在居民需要的地方。
一个曾经落后的村庄长成了万众期待的模样,正是源于东巷村党组织坚持将“为人民服务”作为不变的初心使命。东巷村党总支立足实际,以村企联建为切入点,深化特色产业发展,进一步树立品牌优势、助力乡村振兴,实现环境美、产业兴、百姓富的生动实践。
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《云好人》网站看到的,谢谢!请记住永久网址:http://www.yunhaoren.com